一直在思考,家到底應該呈現(xiàn)什么模樣?什么才是我們最深沉的需求?
我是一個80后,和太太兩人都在企事業(yè)單位工作。我們是一個 5口之家,原本老房子在鬧市區(qū),但父母喜靜,他們希望退休生活能遠離塵囂。
在經(jīng)過一家人的探討商議之后,我們決定賣掉城中的老房,選擇了這個毗鄰太湖的樓盤。想象中我們一家人可以在這里,覓一方天地,覽一方碧水,再煮一壺新茶,靜靜享受歸家時刻。
起初,對比了8家裝修公司,前前后后也和20多位設計師有過溝通,但始終沒有辦法打動我,打動我的家人。
后來,經(jīng)朋友介紹,我認識了星杰設計的李老師,和李老師溝通下來,我們很快便找到了對家的定義的共鳴,同時也是被李老師團隊的專業(yè)和熱情打動。
于是,我們一家的新生活之旅也從星杰開始了。

我和太太在紛繁的設計格調(diào)中,始終是偏愛新中式的風格韻味的。我們期待在設計中可以融合傳統(tǒng)東方美學與當代生活的質(zhì)感,同時也非常希望有恰到好處的“明代”中式的形、神融入進來。

傳統(tǒng)中式莊嚴華麗格調(diào)繁華,明代新中式造型簡練,整體制作重“意韻”。這對設計老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
最后李老師確實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驚喜,李老師以大開大合的設計手法規(guī)劃空間,以精致靈動的線條勾勒細節(jié),僅看了五張效果圖,便讓我對最終家的呈現(xiàn)有了更高的期許。
玄關


以開放松弛的面貌邂逅歸家之旅,設計老師將中式元素和現(xiàn)代材質(zhì)巧妙兼揉,典雅的色調(diào)詮釋了我想要入戶第一視覺——詩性和韻味,隔斷采用的是江南庭院的花窗元素,讓整個空間顯得更為安靜優(yōu)雅。
這樣,我們一進門,便可以卸下所有的倦怠,放慢生活的腳步。
客廳

其實,原本的客廳并不寬敞,我們將一樓的陽臺擴進后,客廳向外延伸,通過落地玻璃拉近了與庭院的視覺距離,打開紗簾,愜意小院的意境盡收眼底。
沙發(fā)、椅子以圍坐的形式出現(xiàn),到了閑暇時光,我們一家人可以坐在這里談笑風生,這樣的畫面想來便是家的模樣吧。

我最中意的便是客廳中央這個圓形背景墻。墻面的紋路就像東方意境的抽象山水,小景寫意,大景繪境,通過前面植物的實景和映射到背景墻上的影子形成虛實對比,非常巧妙兼揉我所向往的中式風格與現(xiàn)代時尚。
父母房

我眼中的父親是個有大智慧的人,“大道至簡,實干為要”是他一生的座右銘。因此在這里,設計老師打破了既定規(guī)則,探索極簡靜美,化繁為簡,減去傳統(tǒng)中式風格的束縛,讓我父母也實現(xiàn)了回歸最純粹的簡單,閑適淡雅。
兒童房

兒子的房間在我們這個家中似乎是個“異類”,但我們也充分尊重了兒子的審美和需求。墻面保留了更多俏皮的明快的顏色,對于這樣的安排,他很是滿意,也慢慢的擁有了更多獨處的空間。
周末陽光灑落,兒子坐在窗前寫作業(yè),推開門喚他一聲,回眸沖我笑的時候,瞬間將我治愈。
主臥套房

“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”我和太太也同樣陶醉于一片自然風光,寄情于景,品悟理趣。
床頭背景墻運用了大面積的中式花鳥畫,作為整個房間的色彩和主題點綴,也賦予了空間隱約悠遠的意境, 飛鳥掠過光影,我們無問真實虛幻,感受此刻心境即可。
軟裝配飾上,我們推崇簡單舒適,隨性自由,沒有要奢華的裝飾,沉穩(wěn)大氣的線條勾勒出空間的層次感。我想象中的家正是如此,此處有陽光灑落,有春風冬雪煮新茶,有葡萄美酒夜光杯,也有柴米油鹽醬醋茶。
書房


我可以在書房里,在“慢”心態(tài)、在“慢”生活中,點上一支香,沏上一壺茶,讀書寫字,淬煉心境。
想來,人生如墨,需細細研磨。
家,不僅僅是身體的居所,更是心靈的棲居!